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佛雷德?克拉克谈到了发生在他们公司的一段插曲:
“有一次开生产会议的时候,副总裁提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,是有关生产过程的管理问题。由于他气势汹汹,矛头指向生产部总督,一副准备挑错的样子。为了不在同事中出丑,生产部总督对问题避而不答。这使副总裁更为恼火,直骂生产总督是个骗子。”
“再好的工作关系,都会因这样的火暴场面而毁坏。凭良心说,那位总督是个很好的雇员,但他再也不能留在公司里了。几个月后,他转到了另一家公司,据说表现很不错。”
安娜?玛桑也谈到相同的情形,但因处理方法不同,结果也不一样。玛桑小姐在一家食品包装公司当市场调查员,她刚接下第一份差?事——?为一项新产品做市场调查。她说道:“当结果出来的时候,我几乎崩溃。由于计划工作的一系列错误,整个结果当然完全错误,必须从头再来。更糟的是,报告会议即将开始,我已经没有时间同老板商量这件事了。”
“当他们要求我做报告的时候,我尽量使自己不致哭出来,免得又惹得大家嘲笑,我吓得发抖。因为太过于情绪化了,我简短地说明了一下情况,并表示要重新改正过来,以便在下次会议时提出。坐下后,我等待老板大发雷霆。”
“出乎意料的,他先感谢我工作勤奋,并表示新计划难免都会有错。他相信新的调查一定正确无误,会对公司有很大助益。他在众人面前肯定我,相信我已尽了力,并说我缺少的是经验,而非能力。”
篇末点睛:
“我挺直胸膛离开会场,并下定决心不再有第二次这种情形发生。”
传奇性的法国飞行先锋和作家安托安娜?德?圣苏荷依写过:“我没有权利去做或说任何事以贬抑一个人的自尊。重要的并不是我觉得他怎么样,而是他觉得他自己如何,伤害他人的自尊是一种罪行。”